母亲的信
⺟亲又来信了。
⺟亲是个文盲,所以她的信是由我的外甥女代笔的。当通信员把信放到我办公桌上的时候,我正兴⾼采烈的和同事们谈着《功夫之王》里李连杰和成龙的对决多么多么的精彩。看到那封信,我的心动了一下,便随手把信放在了菗屉里,复又和同事神聊起来。
我之所以这样做,概因⺟亲每次来信的內容大致都是一样的:在队部要好好听导领的话、一定要争点气,千万不能转业,现在地方工作不好找、一定要当个将军,给家里人争光云云。时间长了,我就在心里笑⺟亲的迂,甚至于有点厌烦。
但
⺟亲的信还是要看的。晚上我回到宿舍,躺在

上,百无聊赖地展开了信纸。依然是小外甥女那歪歪斜斜的字:…我知道你对娘好,可是有一件事,就算为娘的求求你了…说来说去,娘还是想让你给家里添上一口人啊。我和你爹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还没有孙子抱,唉,在邻居们面前抬不起头。你是娘的亲乖儿子,大孝子,你一定一定一定要给我生一个大胖孙子…步步⾼升,让娘跟着你享两天清福…
在信的最后是小外甥女瞒着⺟亲写下的一行字:小舅,其实姥姥的⾝体并不象她在电话里告诉你的那么好,今年冬天她在去大舅家的路上就摔倒了,现在脚还肿着…
看完信,躺在

上的我有点窒息,因为⺟亲在信中跟我---她的亲生儿子----说话的语气,因为小外甥女在信末尾的那一番话。几乎是在那一瞬间,我感觉到自己是那么的渺小,我是那么的讨厌我自己。于国,我没有尽忠,每天浑浑噩噩的过⽇子;于⺟亲,我没有尽孝,让千里之外的⺟亲⽇⽇

尝为儿担忧之苦。我算是什么呢?常言说:至忠乃大孝。是吗?我看不是,忠就是忠孝就是孝。而在⺟亲面前,我无疑是一个不孝子。关于这些,由时间堆积而成的⺟子之间的情感隔膜,便是最好的明证。
我想起了每次给姐姐打电话时的情景,姐姐在电话里面总是说,为什么咱妈现在对佩佩(我的外甥女)那么好?为什么咱妈不象以前一样,因为她是女孩而不喜

她呢?因为全家人都嫌咱妈啰嗦,再加上我们工作又忙,她只能央求佩佩给她代笔写信。姐姐每说及此,总是在电话那头窃窃的笑,我知道姐姐说这话是无意的,我也知道姐姐在⽇常生活中是十分孝道的,但是,我却从姐姐的言语之间,感觉到了⺟亲在家庭生活中那份岁月终老的孤独,那是一种不被人理解的无奈,那更是一种无论用什么言语都表⽩不清的拳拳的爱。
⺟亲们健在时,作为儿女的我们嫌她们啰嗦唠叨,甚至觉得他们是那么的多余。我们大声地责备⺟亲,我们历数⺟亲的种种不是。⺟亲因此而在自己的亲生儿女面前,表现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仿佛是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在时刻等待着⽗⺟的一顿苛责。又好象被时间榨⼲了汁

的甘蔗渣,显得毫无用处。
然而,当真的有一天,那个天天在你面前晃

的老太太弃你离去的时候,我们才懵然发觉,那个离开你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生你养你亲你爱你,天天把你当宝贝供着的⺟亲,此时,我们徒有子

孝而亲不待的感慨、內疚与悔恨。我们在她们的墓前,也在自己的灵魂面前长跪不起,我们悲伤不已,我们痛哭流涕。可是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呢?
想到此,我不噤闭上眼,儿时的一幕一幕又开始在我的脑海里映现。那时候,年轻美丽的⺟亲带着她的小儿子去地里挖荠菜,晚上回来,再用那双无比灵巧的双手,把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野菜,变成一道道珍馐美味,幸福地看着我大块朵颐;那时候,当我走路时不小心摔了跤,年轻美丽的⺟亲会故作生气状的拿起铁锹,把地上的一块石头铲掉,边铲边铲说,让你再绊我的乖儿子;那时候,年轻美丽的⺟亲在受⽗亲气的时候,会背着我走几十里的山路回姥姥家,那绵长的山路又承载了⺟亲多少辛酸的眼泪;那时候,年轻美丽的⺟亲会在寒冷的冬⽇里,敞开怀抱,把我那双冰凉的小脚放进去,幸福地看着我进⼊甜美的梦乡;那时候,年轻美丽的⺟亲…
说不完的⽗⺟恩,道不尽的养育情。
我还清楚的记得去年,我给⺟亲打电话,说想她了,⺟亲当即在那电话那头训斥了我,⺟亲说一个大男人怎么总是想妈呢?没有出息,我吃的好,穿的暖,不用你来想。也许全天下的⺟亲,与生俱来的兼有着一个好演员的本领吧,她们总是把对儿女的思念埋得那么深。为了让自己的儿女过的幸福,为了让自己的儿女有一点出息,她们把那份对予离家在外儿女的牵挂,放在心房最软也是最脆弱的那个角落,直到这份思念外化成她们鬓角的一抹抹霜雪。
可是,我那憨厚可敬的⺟亲啊,你却忘记了⺟子连心这四个字,纵使你说话的语气那么的自然,那么恰到好处。纵使你能骗得了世间千千万万个人,你又怎么可能骗得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呢?⺟亲,你知道吗?儿子不仅仅明了儿行千里⺟担忧的古训,我更了解⽗⺟在不远游这句话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亲于儿女之爱,儿女于⺟亲之情,我们究竟用什么言语来作形容呢?我冥思苦想,我殚精竭虑,但怎么也找不到。也许它只融于我们的⾎

,浸⼊我们的骨髓,区区的语言又怎么能力及于此呢?
那次通话后,大概过了一个星期,我便收到了⺟亲的一封信,在信里面,⺟亲给我寄了一张照片。据小外甥女说,⺟亲为了照这张照片,跑遍了半个县城,目的只是为了省一块钱。
照片上的⺟亲,真的老了,尽管⺟亲想极力掩饰自己那⽇益增多的⽩发,可是在敏感的儿子面前,一切的掩饰都是徒劳。不过,在我那⽇趋年老⺟亲的嘴角却挂着幸福的笑,也许,在照像的那一刻⺟亲是非常幸福的吧,毕竟,她可以让千里之外的儿子,看到自己的照片了。
m.uQU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