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秦之小兵传奇 下章
第一百八十九节 天灵地宝
 巴蜀大地天灵地宝无数,铁石可以让兵造锻造出比敌人更坚韧的利器,丹砂能够用于葯用,就象《神农本草经》中所记载的那样,可治百病、养精神、安魂魄,久服使人通神明,不衰老。

 而除了这两样之外,傅戈更希望这一趟巴蜀之行还有意外的收获。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句话当真是一点都不假,在后世拥有了火车等先进通工具的情况下,翻山越岭进⼊巴蜀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更何况在二千多年之前的秦代,走在这条崎岖险峻的栈道上,傅戈可以想象为什么咸的‮员官‬们会把⼊蜀视作危途了。

 一路有沿途各郡县和护送的尉卫保护着,这一行无话,经南郑,过石牛道,⼊蜀中,经过三十多天的辗转奔波,在十月末的时候傅戈一行终于抵达了蜀郡首治成都城。对于这一座有蜀中明珠赞誉的城市,傅戈更有着别样的一番心绪。

 严格的来说,这不是他第一次踏上成都这片土地,特别是当看到从都江堰分流而来的那条锦江⽔时,他记忆深⼊的点滴残片又倏的被‮醒唤‬。遥远如梦幻般的回忆,曾经年少青舂的大‮生学‬涯,四年的光如逝,就在这座城市里化作心底的段段回忆,让人时不时会感慨伤怀。

 人还是,物已非。

 脚下的这片土地和流淌的河⽔千年不变,而人却已不知经历了多少轮回。

 傅戈还是傅戈,傅戈又不是那个傅戈。

 就在他心头泛起淡淡感伤之时,一声叫嚷打断了他的思绪。

 “傅帅,这位是蜀郡郡丞王珙,现在郡中事务大多由他打理着!”早早的得到傅戈远道而来的消息,临时充当蜀郡代理郡守的彭越率领着一⼲郡中‮员官‬出城来。这位彭越大将军还是那一副天生惯有的盗匪样子,一点也没有一郡之守的气度,看他穿着官服的不自在劲。就连傅戈都替他感到难受,对于彭越来说,或许做个纵横驰骋沙场的武将更有成就感些。

 “王珙见过傅丞相!”

 跟在彭越⾝后地这个叫王珙的人四十来岁,相貌清秀,瘦瘦⾼⾼的,站在人群中甚是引人注目,虽然是第一次见到傅戈这位名噪一时的秦国丞相,王珙的态度倒也不卑不亢。比之一旁那些面带惶恐之⾊的‮员官‬要镇定自若许多。

 “王郡丞不必多礼,这郡中事务一应俱杂,多亏大人与诸位同僚费心劳力,才有百姓之‮定安‬,‮家国‬之丰裕!”

 傅戈微微一笑,初次见面当然要先送一顶⾼帽过去,不管怎么样先给别人留个好印象不是,至于考察‮员官‬是否称职这些个细节,就给‮央中‬派来的监御史好了。彭越是个武夫,对于治理郡务一窍不通。想是多半由这个王珙在帮衬着。这几个月来没有听到蜀郡有什么重大的变发生,这说明王珙地办事能力还不是太差。

 一番寒暄过后,傅戈在王珙的安排下住进了郡衙。相隔二千余年,这时的成都自然不能和印象中那个⾜有六百余万人的大都市相提并论,城区的范围也只限于盐市口一带,就连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武侯祠现在也是一片荒地。

 “傅相,今⽇天⾊渐晚了你先歇息,明⽇一早再观览这蜀中名胜可好?”为了接待傅戈,王珙将原本一直由自己住着的郡衙给让了出来,这郡衙內陈设虽不是多么的富丽堂皇,但也相当的别致,处处显示出主人的独具匠心。

 观览蜀中名胜。对着傅戈说出这个提议只能说王珙实在不懂得怎样巴结上司,投其所好四个字地含义他还没有领会,傅戈这一趟是来做什么地,可不是来游山玩⽔的,虽说蜀中风景绝佳,但傅戈自认还没有轻松快活到那个份上。

 “不必了,王珙,你让主薄把蜀郡这几年的典籍资料、农桑收成、⽔利灌溉数字都汇拢上来,我想先看一看。明天一早你再召集郡中‮员官‬前来议事!”傅戈雷厉风行地吩咐道,快刀斩⿇,这蜀郡长久不归‮央中‬管辖,郡中‮员官‬难免生出天⾼皇帝远的想法,现在联络关中的通道已经顺畅,正是重新整治蜀郡吏治的最好时机,那些不称职的‮员官‬必须坚决拿下。

 “是,丞相稍等,我这就命人送过来!”听傅戈这么一说,一直低垂着头的王珙眼睛一亮,大声回道。

 从他离去时轻快的脚步中,傅戈忽然有了另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刚,才王珙说的话也许并非出自他的真心,那或许只是一种自我保护地‘本能’吧。

 竖⽇天明,傅戈醒来的时候天已大亮,昨晚好不容易将案上堆积的一应资料看过,时间几乎已过了大半宿,直到早晨时才算刚刚睡下。

 一番洗嗽过后,前厅里蜀郡的大小‮员官‬、乡里名宿已经悉数来齐,看他们的样子来的时间就是不短了,这些‮员官‬们一个个穿戴的整整齐齐,杆,精神振奋,对于外放到边郡的‮员官‬来说,第一次和来自‮央中‬的视察‮员官‬见面,若是能留个好印象,或许有可能调拔到咸去也不一定。而万一印象不佳地话,撤职的下场就不可避免了。

 “诸位大人及乡中⽗老久居蜀郡,能不能给傅某说说要想振兴蜀郡,需当以何为重呀?”没有多余的费话,傅戈一开口就抛出了他此行巴蜀的意图和目的。上行下效,客套当不了饭吃,客套也换不回滚滚的财富,在处理事务时采取直截了当的态度对于提⾼效率,对于更换‮员官‬们的办事理念都有重要的意义。

 “傅相,属下以为当前的蜀郡应以开垦荒地,灌溉良田为第一要紧之事,只要有了粮食,就能保证征战大军的粮秣补给,就能完成统一天下之大业。”说这句话的是蜀郡主薄,他这番话听起来倒是在理,有粮则不慌,没有粮食百姓只能忍饥挨饿,这长久下去必然会引发暴与反抗。

 “王郡丞以为如何?”傅戈不置可否的问道,以粮为纲,这样的建议只要是个‮员官‬都会提出,算不得什么好的提议。

 “傅相,蜀郡四周皆山,矿蔵丰富,特别是临卭的铁石相当的知名,前有来自关东的商人在那里锻炼铁器,我们可以将铁石矿蔵统一收归官府所有,集中由兵造工师负责集中锻造。”王珙今天看样子是有备而来,他的这个建议正如傅戈的想法不谋而合,要想保家卫国没有一支強有力的军队不行,而军队要保证战斗力没有先进的武器也不行,在这一点上,临邓的铁石蔵的开采必须纳⼊到由兵造统一规划的轨道上来。

 “傅相,我蜀郡自古即是蚕丛古国,在二千余年前,聚集在岷江上游河⾕的蜀山氏就知道养蚕织丝了,蜀锦是重要的贸易品,商人们都已贩运蜀锦来弁利,这是不是也一样纳⼊到官府的统一管理中。”

 集思广益,才能最终形成好的措施和方法,深知这一点的傅戈倾听的态度相当认真,很快的得到鼓励的‮员官‬、⽗老们的发言就有了针对

 他们都认为对于铁石开采和蜀锦这两项蜀郡独具特⾊的产品,确实必须要有统一的远景规划,但也还存在一些顾虑,临邓的铁石已经由商人先行进⼊了投⼊,如果強行收归‮家国‬所有的话,势必会挫伤商人的积极,但若是任由商人来开发的话,不仅规模太小资源得不到很好利用,而且还有可能使得优质铁石外流。

 面对这样两难的选择,大多数‮员官‬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王珙断然收归官府的主张,而乡里⽗老和商人代表则希望保留自己的财源,虽然当着傅戈的面他们选择了沉默,不过从他们的眼神里傅戈也能察知这些人患得患失的心态。

 “临卭铁石矿之事我看这样处理可好,考虑到朝廷和商人的双重利益,我们可以采取⼊股的方式解决这一难题,朝廷方面以技术、人力和对铁石矿的所有权为资本⼊股,商人则以资金为⼊股,共同管理这座矿山,对于开采出来的铁石按质分类,优质铁石供应给兵造锻造兵器,而次一等的铁石则由商人来处理,它们可以用来锻造农具、铁器等用品,如此既保全了‮家国‬的利益,也能使商人不致于没了希望,你们看如何?”

 这就是傅戈一路苦思想出来的解决临邓铁石矿难题的方法,这个想法类似于后世的股份有限公司,‮家国‬占据大头,小股东则由商人来担当,这样‮家国‬能把握大的方向,而商人也有‮钱赚‬的途径。

 “傅相考虑周详,我卓子越和在临卭的铁石商人感不尽!”那些沉默不语的蜀中⽗老和商人代表在回味良久之后,终于有一人率先醒悟过来傅戈这番话的意思,说话的这位是一个⾝宽体壮的大胖子,面相和霭,不过目光却是相当的锐利。

 卓子越,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位仁兄就是在临卭首屈一指的大商人卓氏的家主,他和巴郡的巴寡妇清、以及治粟內史乌氏倮一起曾并称为秦国的三大富豪。  m.UQuXS.cC
上章 大秦之小兵传奇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