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水平等于学术能力?
关于四六级试考的大改⾰,现在在各大媒体都有评论的文章。我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但是有一点我始终没有弄明⽩,那就是上到古代文学博士,下到小学一年级生学,为什么都要学好英语,并且引以为荣?难道说现在的英语真的是一种能力吗?
留学回国的未必是⾼才生,会英语的未必就有很⾼的学术造诣,这是用脚指头都能想明⽩的问题,可是就是有“有关部门”的“众所周知的原因”而变得世俗化,浅薄化。面对着用汉语写的大量的不合格论文,那些満口英语的国中青年才俊们,你们有脸值得光耀么?
考博士需要英语⽔平⾼?这大概是国中特有的博士待遇,无论是法国还是西班牙还是哪儿,别人都以自己的⺟语为衡量标准。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受


的语言之一,国中人

本没有理由抛弃它而去选择一个超级大国的⺟语来从头学习。更何况⾼级知识分子关键在于学术,在于思想的新锐和知识的厚度,而不是某种语言的使用流利程度——不是我贬低各位博士们,你们的英语断然没有密歇

州一个地铁的人黑清洁工说的好。
曾经有人批判过国中的英语,学了⾼中三年不会说“总理”大学毕业不知道看病的基本常识,每天就知道定语从句宾语从句,这些在外国是语言学研究生们才学习的课程到了国中居然成为了初中生们必须掌握的內容!我彷佛看到一幅这样的图片——一个外国老师拿着教鞭对着一个外国中生学怒吼——丫的你连汉语中“欤”的用法都不知道!
我们学习得很多东西是外国人都不知道的,甚至是不常用的,可是就有些人喜

把知识当作炫耀的资本拿来亮相。更有甚者,厚厚的学术专著只是参考,关键在于你的六级八级证书一纸定乾坤——国中人怎么了?
英语⽔平等于学术能力?国中的学者们都不愿意接受这个问题。我们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去学习一种语言的⾝上,看看人家在做什么吧——科研,教育,人家都在埋头苦⼲,都在不断的创新,而我们,却在努力的,艰辛的学习别人的语言,就算人家炸了我们的大馆使,我们还是竭尽全力喊出一声:NoBombing!
思想的不幸是一个民族之大不幸,洋奴思想和拿来主义现在似乎有了一种新的诠释,

流是相互的,面对着经济和学术的全球化,这事实不可否认。但是我们必须要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在外国人面前,请不要小声的用蹩脚英语和别人谦卑的请教,而是堂堂正正大声用我们的⺟语问一句:先生,您会说国中话吗?
M.uqUxs.Cc